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“粽叶飘香,自包米粽,共度端午,互赠祝福”“弘扬传统文化,欢度端午佳节”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方案
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,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含着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价值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。为弘扬民族精神,增强我校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,基础教学部分别开展“粽叶飘香,自包米粽,共度端午,互赠祝福”“弘扬传统文化,欢度端午佳节”的主题活动,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:
一、指导思想
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、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、省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及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,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为主线,围绕端午节民间习俗和文化内涵,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,开展形式多样、健康向上的群众性宣传活动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。并通过此次活动来增强我校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,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。
二、活动主题
弘扬传统文化,欢度端午佳节;粽叶飘香,自包米粽,共度端午,互赠祝福。
三、活动时间
活动时间分别为:6月11日上午9:00-11:00,2021年6月9日
四、活动地点
曰生湖空地
四、活动内容
(一)开展线上端午知识竞赛
围绕“弘扬传统文化,欢度端午佳节”主题,通过易班APP进行线上端午节相关知识答题,从而宣传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与当代意义,宣传节庆习俗,引导师生了解端午习俗。
活动方式:参赛选手通过易班APP进行线上端午节相关知识答题,答对八十分以上得到奖品泰迪熊钥匙扣一个,奖品有限先到先得。
(二)开展亲自体验制作端午习俗活动
围绕“粽叶飘香,自包米粽,共度端午,互赠祝福”“弘扬传统文化,欢度端午佳节”主题,师生亲自动手制作五彩绳、香囊、包粽子活动。让师生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,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,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,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师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,并将制作的物品送给家人朋友表达自己深深的祝福。
五彩绳活动方式与准备材料:自由参与活动,给每位选手分发红、黄、蓝、绿、紫、白、青、黑九种颜色的五彩绳,选取五种颜色制作五彩绳。可以自带或赠予他人。准备材料:准备好红、黄、蓝、绿、紫、白、青、黑九种颜色的彩绳。
香囊活动方式与准备材料:自由参与活动,给每位选手分发一块色彩鲜艳的丝布、珠子、流苏、香料、针线等。每位选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,香囊制作完毕后,可以自带,也可以送给他人。准备材料:香料、针、线、剪刀、流苏、布料、珠子。
包粽子活动方式与准备材料:
1、前期准备
①提出方案,由部门人员组织与宣传部门人员共同讨论
②上网查询资(包括包粽子的材料、制作方法等)
③联系食堂场地,并确定预算
④申请并由宣传部负责制作海报,进行宣传
2、购买材料:
粽叶、糯米;肉;
3、器具准备:
盛装食材容器、汤匙(均由食堂提供);棉线:剪成若干条,每条长约20cm;剪刀等。
(4)处理材料:
糯米:温水浸泡一定时间,滤干水分。
粽叶:把粽子叶放水里煮,水开10分钟后即可取出冷水洗净剪两端多余后滤干。
粽馅:由各种已购材料搭配,其中半肥瘦肉用配料先腌制待用。
2、包粽子
(1)集合:参加人员按既定时间到指定地点。
(2)开始制作:鉴于师生对包粽子或知道或不熟练,请教了食堂的人员,在她的指导下总结包粽子方法如下:
a.取两张(均为反面)粽叶一头一尾的反方向重叠(不完全),放入一小碗(125克)米,用食指在米中间轻轻划一字,放入1、2匙自己喜欢的粽馅材料,再填一些米盖住。
b.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往里折叠并向后折去,包好一端再以同样手法完成另一端,绑粽子要先在中间绑一次后才从一端逐一绑向一端以防变形,绳子紧度不能过紧(煮爆)或过松(进水),以轻扯不移动即可。
在了解有关粽子的包法后,员工便可自己动手包粽子,期间可以向阿姨询问相关细节,以便更好地完成。
(3)制作结束:由负责人员将大家包好的粽子集中放置,然后将剩余材料整理,对于盛装不用的盛装容器洗净返还给食堂工作人员。
4、煮粽子、分发
师生包粽子全部完成后,负责人到联系好的地点烹煮粽子。(相关方法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完成)完成后分发给此次参加活动的人员,以及帮助这次活动的工作人员。送去节日问候。
四、注意事项
(一)加强组织领导
基础教学部党总支制定开展“粽叶飘香,自包米粽,共度端午,互赠祝福”“弘扬传统文化,欢度端午佳节”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方案和计划,细化活动项目精心设计广大师生乐于参与、便于参与的节日
活动。并且活动现场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,遵守纪律;活动过程中注意自身安全;保持场地卫生,活动结束后,清理所在区域卫生。
(二)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
以小型分散志愿服务活动为主,活动期间采取必要的疫情防控措施,佩戴口罩,避免人员扎堆。
基础教学部党总支
2021年6月9日